逆向选择与信息中介
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透明形成交易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市场中劣品不断驱逐良品的现象。很生硬的概念。接下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借钱给谁。小白有1000元闲钱可以借出,小黑和小红都与小白是泛泛之交,都需要借入1000元钱,小黑信誉良好,需要确定自己能够毫无悬念偿还这笔钱的时候才会开口借钱,自认为自己还款毫无问题,给的利息也不会太高,而小红属于喜欢放手一搏那种,认为借入1000元后马上可以赚到10000元,所以小红需求比较大,会不断找小白借钱,因为预期收益高所以给的利息还比较高。那么小白在不了解小黑和小红的情况下更容易把钱借给谁呢?很可能是小红。在缺乏专业信息中介的时候,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增加借贷风险。
2.好白菜都被猪拱了。大龄剩男往往都会仰天长啸:好白菜都让猪拱了。郎才女貌好像只是一种传说,最终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好像交易质量都不怎么高。这是为什么呢。假设A男B男同时追逐C女,A男较B男优秀,在追逐C女过程中,B男自知先天劣势,必然要比A男更为殷勤,反观A男觉得自己优秀,如果没被选中只是C女对自己不能够给予准确的定价。结果往往很可能是B与C最终在一起。所以在信息不透明的背景下,往往促成劣质交易。
3.二手车市场问题。因为二手车市场车辆日常使用情况是非常不透明的,所以通常会以一个好车与劣车的市场平均价格进行定价,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好车车主很难接受市场平均价,劣车车主又急于出手,会给出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所以通常会导致二手车市场充斥着大量劣车。
作为中介,典型的有银行。银行让资金的供需双方促成了交易,特别是对需求方的专业化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不透明。提高了资金的运行效率。很多不理解的人认为银行是吸血虫,怀有一种不好的敌意,其实银行人都应该为自己点赞,因为银行是经济的润滑剂,极大的促进了资金供需方的交易,是社会经济的润滑剂,经济繁荣的助推剂。
还有就是媒人。古代常说“”明媒正娶“,就知道一个媒人在古代社会对于减少婚姻双方的信息不确定性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理解的媒人应该是这样:经常东家进西家出搜集情报,张家长李家短全在掌握,所以既然掌握了双方的情况,在做媒的时候往往也能促成高质量的交易。
题外话,现在有说法比如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我的观点是:呵呵。
2017-08-15